联系我们

总店地址:苏州市工业园区星兰街新天翔广场704室

报名热线:0512-65773757;67664230;

客服QQ:1250826234 ;

官方微信公众号:szclqy2003;

官方网址:http://www.clqy.org

邮箱:szclqy@126.com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古琴教学 > 学琴问答

怎样欣赏古琴音乐

日期:2012/6/14 11:36:39 人气:8347

 (根据王利建老师苏州博物馆古琴讲座录音节选、整理)

        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很感谢市博物馆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能和大家一起讨论有关古琴的话题。因为时间关系,很多问题只能一带而过不能展开,如果我讲的有什么疏漏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人类情感沟通的桥梁,音乐以各种表现形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古琴音乐是古琴艺术的基础,是古琴艺术传播的媒介。了解古琴艺术首先应该从了解古琴音乐入手。

一、古琴简介

        琴,又称七弦琴(或丝桐、焦尾)。因其年代久远而被称为古琴。早在春秋时代,它就是十分盛行的乐器了。若按伏羲、神农制琴等民间传说,其历史就更加久远了。《礼记·乐记》中有“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的记载,而且舜时我国已开始养蚕,因古代琴弦是用蚕丝制成,故舜时就有古琴的说法有一定的可信度。目前,世界公认的古琴历史约三千年左右。

        古琴作为我们国家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它历史悠久,在中国音乐史上有很高的地位。但包括音乐文化工作者在内,并不是每个人都了解它。经常看到影视作品中错误的古琴放置方式

                                                                                 

        或者画面出现的是古琴,背景音乐确是古筝。还有的音乐CD,封面写的是某某古琴曲集,却附着一架古筝的图片。我曾在高校做过问卷调查,调其中有个问题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琴棋书画”中的琴是指那种乐器?有很多同学选的是古筝、琵琶、甚至还有同学选择了吉他。古琴虽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五年了,在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的学校音乐课本里,仍然没有介绍古琴知识的内容,我感到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

        古琴音乐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地位,古琴与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古琴艺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浩如烟海的艺术文献,精美绝伦的文物珍品,特点鲜明的流派风格”是联合国将古琴艺术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重要原因之一,说明古琴艺术的人文价值已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古琴是一件高雅的乐器,被列为文人四艺“琴棋书画”之首,在历代文人心目中都有很崇高的地位,是文人情操的象征。人们认为,古琴音乐是高雅的音乐,雅在那里,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理解,很难用一两句话概括。因为古琴音乐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有近几千年之久。不同的历史时期,古琴的文化地位也不尽相同。只有当我们逐渐对这个过程有所了解后,才可能会得出一个自己所理解的答案。

        关于古琴的起源,因为历史太久远,已无法考证,因为没有可供参考的实物。流传最广的有伏羲、神农、炎帝、黄帝、舜尧造琴说。从有文字记载的文献及出土的文物推断,有近三千年的历史。《诗经》等历代诗词的文字记载和各个时期的出土文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琴的悠久历史:

1、湖北随县战国初期曾侯乙墓十弦琴。此琴通体涂布厚黑漆,全长 67 厘米。面板长 41.2、宽 18.1 厘米,浮扣在底板上形成音箱。1977 年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擂鼓墩 1 号墓出土。尾部为实体,长 25.8 厘 米、宽 6.8 厘米。琴面的岳山上有十条弦槽,岳山根部有十个弦孔,通向面板内的月牙槽(即轸池),十个轸安放在此处,旋动琴轸可微调琴弦。张弦的方法是弦的一端经过岳山于十个轸上,另一端经过尾端系于下面的琴足上。 琴面不平,略呈波浪式起伏,尾端翘起。演奏时,只能弹散音(空弦音)、泛音或幅度较小的滑音。

2、湖北郭家店一号墓出土的文物琴(分别有十根弦和七根弦;西汉马王堆墓出土的琴长82公分,有五根弦,在八徽、九徽处有左手演奏的痕迹)。

3、2005年7月26日下午4时35分,一架保存较完整的随葬古琴,在武汉黄陂区六指街潘岗村发掘的首座黄陂战国贵族古墓挖掘现场出土。经测量,该琴长110厘米,宽33.5厘米。古琴虽埋在土里2000余年,但琴面结构依然清晰可见,在墓中,还清理出不少琴瑟的残骸,这充分说明墓主人生前喜好音律。

这些也都是类似于“琴”而已。因为琴的改变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对琴的起源及最初的形制,我们目前还无法找到确切的答案。

       琴棋书画作为文人必修课,不但被文人雅士所认同,也受到历代帝王的推崇。历史上很多帝王都是狂热的古琴爱好者。至于喜爱古琴的王公贵族、将相名士更是数不胜数。像孔子、司马相如、嵇康、蔡邕(蔡琰)、白居易、李白、欧阳修、苏东坡、岳飞、李清照等都是当时知名的抚琴名家。

         历代国画、诗词、书法、雕塑等艺术作品中都有对琴或抚琴的描写。如昆曲《玉簪记》、《西厢记》;国画《听琴图》;唐诗《送元二使安西》、陶塑《抚琴俑》等。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唐、宋、元、明代的古琴数百张,其中还能演奏的唐琴九有几十张,其中不乏像大圣遗音、九霄环佩这样的琴中极品。

        经过几百年的历史洗礼,很多琴的漆面都产生了不同花纹的裂痕。古人将其称为“断纹”。很据不同的形态,古人将琴面断纹分为“梅花断”、“牛毛断”、“龟背断”、“流水断”等。

2.古琴的构造及其音色特征

    古琴结构简单,外形朴实。它的长度约120厘米(三尺六寸五分),宽度约20厘米(约八寸)。古琴的构造使他具备了苍古的音色和低沉的共鸣。

古琴与其他弹拨乐器的区别:特殊的演奏方法;宽广的音域范围(多弦位同音高不同音色);优美的泛音演奏乐段;独特的简字谱指示指法。

缺点:音量小(特别是丝弦)、指法繁复(每首曲子都有不同的指法)、视谱演奏较困难。

古琴音乐的历史发展过程

         古琴音乐兴于春秋、战国,发于魏晋南北朝,盛于隋唐宋元,普及于明清。从15世纪初至19世纪末刊印的琴谱流传至今的有150种,琴曲三千多首。其中1425年的《神奇密谱》是现存最早、最重要的琴谱,对研究隋唐宋元时期的古琴艺术,有很高的历史价值。除了该时期印刷术的成熟发展为印刷琴谱提供了方便外,主要原因是当时古琴的普及程度较高。

文人琴风:自娱修身正礼,“君子之近琴瑟,此仪节也”,“君子无故不撤琴瑟”。弹琴就是文人应该做的事,否则于礼不符。

艺人琴风:娱人传艺授业,琴师对古琴艺术发展做出了贡献(雅乐)。

文人与艺人的琴风,自明代后期逐步统一,都讲究演奏技法和新曲创作,从古琴艺术的发展过程来看,这两个不同风格的琴人群体,在艺术上是互相促进,互补的关系,直至明代后期最终走上艺术风格相互融合的道路。

        古琴演奏指法的演变:声多韵少(弦歌伴奏、左手指法使用较多)、韵多声少(更注重情感表现、右手指法更加完善)。指法繁复,加以细分有四百种之多,可以表现天地万物各种声音。

二、古琴音乐的特点

   (1)物理学特点:偶次谐波丰富,有效弦长114厘米,声音低沉委婉。泛、散、按三种不同音色,适合表现不同的音乐表情。四个八度加一个小二度的宽广音域,拓展了艺术表现力。

(2)曲式结构特点:无断句的散板、慢板与浪漫抒情的自由性节奏,名代以后逐渐演变为对句的曲式。体现了一种与文学发展相对应的关系。

无时值的简字谱,就是适应这种曲式样结构而衍生的,这也为我们后来者打谱与再创作留下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

   (3)古琴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古琴的三种音色:一、泛音(天):灵动、飘逸,宛如仙乐。二、散音(地):庄严、肃穆,气势恢宏。三、按音(人):委婉、生动,如泣如诉。

三种音色的组合使得古琴的音乐表现力非常丰富,适合抒发各种情感,描写不同的音乐题材。轻微淡远的《平沙落雁》,刚烈豪放的《广陵散》,悠闲舒展的《渔樵问答》,哀怨凄婉的《大胡笳》,气势磅礴的《流水》,诙谐幽默的《酒狂》、娓娓抒情的《阳关三叠》。对古琴来说,好象不存在什么不能表现的题材。

5.古琴音乐的属性(音乐属性和非音乐属性并存)

    音乐属性:

   (1)深沉幽雅的艺术风格:古琴的器乐性特点,决定了适合演奏深沉典雅、舒缓的乐曲。(如:大提琴、钢琴特点的结合)。

特别的走手音适合表现委婉、拟人化的旋律、似断似连、若有若无、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美。

   (2)含蓄内敛的艺术气质(不张扬、以声带韵、以韵传情)

非音乐属性:

(1)文化载体(美学、工艺、诗词、书法、篆刻);

(2)抚琴的过程:沐浴净手、更衣、焚香、宜地、选时、择人,四弹(对月、对花、对物、临水)、五不弹(疾风暴雨、尘世、俗子、不坐、不衣冠)。及琴容的要求等,都是营造心理环境,修身养性的过程,是古琴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6. 古琴音乐的题材

古琴音乐题材十分丰富,。

   (1)励志寄情题材:借景抒情,寄托情怀

《平沙落雁》、《欸乃》、《梅花三弄》、《渔歌》、《幽兰》等。

   (2)情感题材:旋律委婉抒情

《忆故人》、《秋风词》、《凤求凰》、《长门怨》、《阳关三叠》等。

   (3)自然风光题材:主题明确

《良宵引》、《白雪》、《高山》、《流水》、《碧涧流泉》、《风入松》等。

   (4)社会历史题材:悲情为主基调

《文王操》、《离骚》、《广陵散》、《潇湘水云》、《大胡笳》等。

   (5)玄远题材:主题深奥抽象

《玄默》、《忘机》、《神游六合》、《释谈章》、《袍修罗兰》等。

7. 古琴音乐的表现形式

(1)古琴独奏:风清月朗,景色怡人,或抚琴自娱,或三五知己,品茗共赏幽雅琴声,是古人非常神往的高雅之事。所以,这种琴人聚会多称其为“雅集”。

(2)琴瑟与琴箫合奏:远古多为琴瑟合奏,诗经中就有“我有佳宾,鼓琴鼓瑟”、“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记载。瑟因无出土实物比照,文字记载和留掺的乐谱较少,及近失传。近年来,我国民族乐器研究工作者已先后复原了五音瑟和十二平均律瑟,并运用于实际演出。

琴箫合奏是近代古琴与其他乐器合奏最多的方式。主要是箫声与琴声都具有低徊委婉的音色、两种乐器体积都不大,便于携带。

(3)琴歌(弦歌):古代应用最为广泛的古琴演奏形式之一。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弦歌不绝,以修心励志”,“齐人诗三百,具歌之”。古时留存至今的很多琴曲,均有对应的可以歌唱的词句。如现在很多琴友所熟知的《关山月》、《阳关三叠》、《秋风词》等。现代音乐会等演出中经常可以看到琴歌独唱、二重唱、合唱等各种演唱形式。

   (4)古琴与乐队:古代留存的文献中就有琴与乐器合奏的记载,在古画中也经常可以看到琴与编钟、编罄、埙、竽、瑟等乐器合奏的场景。近年来,大型民族管弦乐队或交响乐队为古琴伴奏的形式已十分普遍。

        古琴与乐队合奏,可以烘托气氛,营造古琴曲所需要表达的艺术氛围,使古琴音乐更能打动听众,是听众比较喜爱的一种古琴演奏形式。有乐队或其它乐器伴奏的CD唱片也很受欢迎。但是受客观条件制约,这种音乐会形式的演奏方式,不是经常可以听到的。古琴目前还是以小范围的雅集和古琴独奏音乐会为主要演出交流形式。

近年来也有古琴与人声、古琴与其他乐器合奏、重奏等演奏形式用于现场演出。

8.古琴音乐的发展与创新

(1)古琴记谱法的改进

         简谱或五线谱与简字谱对照:即以简字谱标示指法与弦位,简谱或五线谱标示节奏。(减字谱与简谱对照的记谱方式,为顾梅羹先生首先应用,见《琴学备要》)

        五线记谱法:总结古琴简字谱的指法运用规律,“以节奏为主要内容,以指法提示为辅助的古琴谱”。省略古琴简字谱学习的困难,弥补古琴简字谱没有标示时值的不足,为当代人学习古琴提供可供挑选的新工具,古琴视奏和加入大型乐队演出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见龚一先生所著《古琴演奏法》)

(2)古琴演奏的指法创新

        借鉴兄弟乐器的指法并加以改造,挖掘古琴的器乐潜力,丰富了古琴的艺术表现力。(借鉴对象主要是打击乐、民族弹拨乐如琵琶、古筝、新疆热瓦普等乐器的琶音、扫弦、摇指等指法)

(3)古琴曲的新作品

       自古以来,古琴音乐的创新从未停止过。且不说唐宋明清的新作琴曲就很多,光新中国成立以来,老一辈琴家移植改编的现代古琴曲也有一百多首。从解放初期的《胜利操》、《人民乐》、《新疆好》等,至七十年代以来出现的《山水情》、《春风》、《江雪》、《三峡船歌》、《梅园吟》、《楼兰散》、《沉思的旋律》,都说明了创新是古琴艺术发展的基础和灵魂。

友情链接

没有资料